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7节(1 / 2)





  这是属于她的一方天地,虽然一点儿都不封闭,却也能给她一点点安全感。文秀娟面朝墙侧着身,把饭盒打开。

  里面有一套针筒,一包酒精棉球,一盒火柴。

  文秀娟把针头拧上,取出块酒精棉球仔细擦过,又划了根火柴烧针头。盐水瓶里面灌了葡萄糖液,她用针筒吸了半管,再慢慢前推排出空气,直到细细的水柱喷出来。

  做完这些准备工作,文秀娟把针筒小心地搁在盒盖里,卷起左手袖管。

  光线太暗了。

  文秀娟往外屋方向张望了一眼,姐姐那儿没动静,也没到爸爸回来的时间。她翻身朝外,把左手臂露在灯光下,轻轻拍打臂弯,仔细查看静脉位置。她的脉络偏细,白天阳光下还好分辨,现在就不那么容易。她拍得重了一些,却又怕声音被听见,直到皮肤微微变红,觉得有把握了,就取过刚用过的那块棉花,往落针点擦拭。

  要去弄点碘酒,她想,那样会好些。

  取来针,对准。

  其实不疼的,她对自己说。但还是禁不住咬紧了牙。

  针尖进入皮肤,很慢,她的手很稳。

  比想象中痛。

  插进血管了吗?她不确定,额上的汗却滚了下来。

  大拇指压着推柄,开始用力。痛感一直在,似乎不是很正常。然后,她看见入针处的皮肤一点一点鼓了起来。打到血管外面了。

  她拔出针,抹了把汗,湿漉漉的,手心也是。用枕巾擦了擦,端详着臂腕蚊子块大小的包,她决定再来一次。

  只能是同一个手臂,用左手操针她做不来。重新开始拍打,没几下,她觉得血管比先前明显了,然后消毒,举针,插入。紧贴着包。

  这次,她把一管葡萄糖液都打了进去。她出了口气,顾不得止血,飞快地拆针收进铝盒里,下床把盒子和盐水瓶放回原处,再用那块酒精棉按了一小会儿针眼,然后把酒精棉和火柴余烬收进书包的铅笔盒里。

  明天会容易些,她想,因为有今天的针眼做参照。但这并不好,不能看参照物,也许等针眼多了,要试着用左手打右手,交替着来。大不了多几个包,消起来很快的。想到这里,她按了按那个包,有点痛。

  把袖管拉下来,又等到汗收了,文秀娟才回到外屋。文秀琳在做习题,瞧了她一眼,没说啥。文秀娟取了个旧塑料袋,把锅里的剩粥倒了进去。

  “又去喂猫?”文秀琳问。

  “嗯。”

  “真想和你一起去,玩玩小猫小狗,它们现在对你特亲吧。”文秀琳有点羡慕。

  “不过注意点卫生啊,野猫身上有虫子。跳蚤什么的,别带回家里来。”她补了一句。

  “知道啦,我不会乱模的,每次回来我都要洗两遍手的。”文秀娟答。

  “都八点半了,你别去太久。”

  “好。”

  文秀娟提着塑料袋走出家门。无月,也没有路灯,只是这光景老街一条条宽窄巷子家家户户都亮着灯,却都是暗的,幽幽黄黄。

  文秀娟出了门,走到前面岔口停下,打量过四下无人,就又走回来,几无声息。家门前有个露天的水龙头,水槽边放了几盆花,这一小方地儿,也算是她们家占下的。文秀娟移开最边上的一盆花,露出垒起的红砖。她又掀开一块砖头,底下是个空洞。她伸手进去,摸了个布袋子出来。

  左手布袋,右手塑料袋,文秀娟散步一样在老街上兜兜转转,直到进了条白天也罕见人的死巷子,这才停下来,搁下塑料袋,把布袋打开。

  她从布袋里取出的头一样东西是个油纸包,油纸包里藏了副薄薄的医用橡胶手套。她小心地拎起手套一角,仔细地穿戴上,仿佛这白净手套有多脏似的。接着她取出个玻璃瓶,拧开盖子,把里面的混浊黏液倒在剩粥里,隔着塑料袋用手捏了几下,好叫它们混在一起。然后,她把瓶子放回布袋里。那里头还有些器具,现在却暂时不派用处。

  文秀娟捣鼓这些的时候,已经有些黑影悄无声息地聚拢来。多是黄白色的猫,也有黑色的,离得远些有条落魄的京巴,后头又有慢慢靠近的,看不清晰。它们三三两两,或结伙或独行,与以往多个夜晚一样,来到这死巷里,打算美餐一顿。

  幽幽恍恍间许多双碧绿的眼睛瞅着文秀娟。这光景,让她想起刚看过的一部香港恐怖片。她摇摇头笑起来,蹲下身,把剩粥倒了点出来在跟前。

  “吃上一顿饱的,挺不容易吧。这可是热腾腾,有肉汤的粥呢。如果你们能思考,会说话,是要感激我的吧。你们现在应该就挺喜欢我的吧。但是,实际上,谁又知道呢。过上一阵子,如果你们够聪明,就会后悔现在吃得这么欢了。”

  有些话,文秀娟是没有人可说的。哪怕是铃铛也不可以。她总要找个地方说说,对猫说,对狗说,总好过憋不住夜里说梦话,被爸爸姐姐听去。

  “这个世界,看起来的,和实际上的,就是不一样的。”

  “就是不一样的。”她停了会儿,强调似的,又重复了一遍。

  “你们也是吧,看起来很可爱,其实只是天生长成这样而已,和蜘蛛蜈蚣又有什么区别,惹到了,还不是一口咬上来,一爪子挠上来。就算看着合眼,看不见的地方,满身的跳蚤细菌还有寄生虫。”

  一只黑猫抬起脑袋看了她一眼。

  “能听懂吗?你可听不懂,人们总是觉得你们通人性,只是看起来像而已。就像我,这条街除了我姐姐和我爸爸,每个人都喜欢我。又聪明,又刻苦,又懂事,还特别讲礼貌。这些天喂你们吃的,总是会有人说我心地好,喜欢小动物。但是,实际上,谁又知道呢。”

  地上的粥被舔得干干净净,文秀娟挥挥手,把恋栈不去的几只猫轰走,转眼新的猫狗又补了上来。她再从塑料袋里倒出三分之一,这拨吃完,后面还有一拨。

  “我妈妈如果死了,有爸爸伤心;我姐姐如果死了,爸爸也会伤心;爸爸死了,姐姐和街上好些人会伤心;我如果死了,可没人会伤心,就和你们一样。别看老街上的人都夸我,那不是打从心底的,他们都是些什么样的人,什么样的性子,怎么会从心底里喜欢一个和他们完全不一样的人呢,我死了,他们嘴里说哎呀太可惜啦多好的姑娘呀,说过几句,却有谁会真真正正地难受呢。我不想死,但如果我没法上大学,这辈子没有出路,和死了又有什么区别,比死了更难受!”

  她咯咯咯笑起来。

  “文秀琳活着,我是永生永世没有出头的日子了。说真的,姐姐,那一年,如果妈妈死了,我们都会好过。这些年我走的路,是你给我选的。现在,轮到我来给自己选一条路。对不起,我也只能帮你选一条路。”

  文秀娟一边喂着猫狗,一边说着话。这话既非说给猫狗听,也不是说给自己听,而是说给那冥冥的命运听,说给那不在此处的姐姐爸爸和妈妈听,说给这仿佛与她格格不入却又拼了命要融入进去的世界听。

  粥尽,猫狗们陆续隐入黑暗,文秀娟的独白也早停了下来,这条断头巷重归寂静。文秀娟提着袋子往外走,却又停了下来。在巷的一侧,一扇本来关着的门,现在虚掩着。门后无光,却隐隐露出片衣角。

  这是聋婆家的后门。文秀娟知道,聋婆并不聋,她只是不爱搭理人。她刚才在这儿站了多久,听见了吗?

  吱哑声响,门从虚掩变成半开,露出聋婆的身子。她白发散乱,眼睛直勾勾盯着文秀娟看。

  文秀娟说聋婆好。

  过了许久,聋婆发出一声不知意义的鼻音,似“哼”似“嗯”,然后她把门关上了。

  文秀娟又在门口站了会儿,感觉自己后颈上竖起的寒毛一根根倒伏下去了,才快步走出巷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