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二百七十三章太子的杀招(三)





  “嘿,殿下这话咋不跟陛下说了去呢?”

  赵文振自己正烦着呢,哪有心思去安慰李恪那受了伤的幼小心灵,于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之同时,不甚客气地便刺了其一把。

  “我……”

  瞧赵文振这话说的,李恪要是真有胆子去找太宗抱怨,那又何苦来赵府寻求安慰呢。

  “事情都还没到那个份上呢,殿下有啥好急的。”

  这事情真闹到了大朝会上,赵文振其实也不会受太大的影响,顶多是不好亲自站出来跟太子一系唱对台戏罢了,当然了,此事过后。无论太子一系是胜是败,他赵文振都一准会吃上不少的弹章,受罚倒是不致于,可挨太宗一顿半真半假的训斥那是断然躲不过之事。狼狈恐怕是会狼狈些,却也不致于伤及根本,问题是此事根本与他无关好不,凭啥要他平白挨训呢?火大!

  “唉,小王能不急么?你看啊,四弟正好有个编书的差使在身,可以凭此为借口不去就藩,五弟病了。六弟以下都还小,虽说大半都也已到了该就藩之龄,然,按律虚领也是可以的,算来算去,就小王一人如今是闲着的,为堵悠悠之口,小王不去就藩又该谁去呢?”

  李恪满是无奈地摇了摇头,灰心丧气地便扯了一大通,言语间虽没明说,可显然有着怪罪赵文振让他尽早完成差使之意味。

  “陛下圣明,自会有所安排的,殿下此时须得稳为上,万不可盲动,否则圣眷必失无疑,一切都将无可挽回矣。”

  何须李恪来分析,论及对朝局之洞察,赵文振自认第二,就没人敢认第一。

  “这……”

  李恪原本是想拉赵文振为臂助的,可这会儿一听赵文振如此说法,登时便傻愣住了。

  “圣心不可欺,亦不可妄自猜度,似此等敏感时分,做得越多。那便是错得越多,下官言尽于此,殿下且好自为之罢。”

  真以为太宗深居九重,就不清楚外头的风风雨雨了?谁敢这么想,那就是在自寻死路,要知道太宗自己就是靠着杀兄杀弟上的位,他又岂敢对平辈兄弟与儿子们完全放心,很多事,太宗其实心中有数得很,只是不说而已,对此,赵文振心中可是有若明镜一般地清楚着。

  “小王受教了。”

  李恪到底是个明白人。赵文振只这么一点拨,他立马便警醒了过来,也自没再多纠缠,深深一躬之余,便即就此告辞而去了。

  “妈蛋!”

  开解别人容易,开解自己却难,一想到自己平白无故要吃上一堆的弹章,赵文振忍不住便骂了一嗓子……

  “陛下口谕;宣,工部尚书赵彦即刻到两仪殿觐见。”

  尽管满腹的不爽,可生活依旧还得继续——工部事务繁多,赵文振真没多少时间去伤春悲秋的,过完了中秋之后。便即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去了,这一忙就忙到了八月十九日,眼瞅着下班时间将至,赵文振本都已做好了打道回府之准备,却不曾想林荣突然赶了来,宣了太宗的旨意。

  “微臣遵旨。”

  太宗这么道口谕来得明显有些蹊跷,赵文振心下里难免有些个犯嘀咕,奈何值此人多之际。却也不敢多问,只得按朝规谢了恩,而后便即与林荣一道进了太极门,一路直奔两仪门而去。

  “林公公,陛下……”

  于途中,趁着边上没人,赵文振先是悄然往林荣的衣袖里塞了张折叠起来的二十贯飞钞,而后方才压低声音地探问出了半截子的话来。

  “有人提议诸皇子皆外放,陛下正怒着呢。”

  林荣与赵文振之间本就有旧交在,此时又感受到了赵文振的“诚意”,自然是不会藏着掖着的,可也没细说。仅仅只是简单地提点了一句道。

  靠,还真就是这破事儿!

  一听林荣这般说法,赵文振的头顿时便大了好几圈,可也没再刨根问底。也就只是神情漠然地点了点头了事。

  “微臣叩见陛下!”

  待得到了两仪殿中,赵文振第一眼便瞧见高坐在龙案后头的太宗满脸不愉之色,自是不敢掉以轻心了去,疾走数步便抢到了御前。紧着便是深深一躬。

  “有人建议朕将诸皇子尽皆外放,卿可知此事否?”

  饶是赵文振行礼甚恭,然则太宗却并未叫免,而是面色阴沉地便发问了一句道。

  “微臣确实已听闻过,不瞒陛下,八月十四日黄昏时,杜正伦、张玄素以及于志宁三人曾到过微臣府上,要求微臣联名上本,提请陛下将诸皇子一并外放就藩。”

  杜正伦等人这几日在朝中上蹿下跳地闹得个欢快无比,这事儿,满朝文武都已是知晓了的,赵文振自然不会去隐瞒事实真相。

  “哦,那卿又是怎生回应的?”

  这一听赵文振回答得如此之坦然,太宗紧绷着的脸色立马便稍缓了些。

  “微臣明确拒绝参与此事。”

  赵文振很是干脆地便给出了答案,没旁的,即便他不说。杜正伦等人也会上本弹劾,既如此,那又何必遮遮掩掩呢。

  “理由呢,卿莫非不知朝廷律法对皇子就藩一事有所规范么?”

  赵文振这等答复一出,太宗的眉头不自觉地便是一挑。

  “微臣从本心里就不赞成亲王就藩之成规。”

  太宗这么个问题不可谓不尖锐,然则赵文振却是一无畏惧,概因数日的思忖下来,他早已有了应对之道。

  “嗯?爱卿可知自己究竟在说些甚么?”

  赵文振这话可就是在挑战朝纲了的。太宗闻言之下,面色陡然便肃杀了起来。

  “回陛下的话,亲王守四方之策,于大乱未平之际,不失为安定四方之良策也,然,于四海晏平之时,却是祸乱之源也,此举与分封群臣之害同矣,陛下饱读史书,应是知晓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与西晋的八王之乱之由来,此二者皆是前车之鉴也,实不可不察。”

  初唐确实很是强盛,可吏治问题却是多多,往昔,赵文振是不在其位,不好谋其政,而今么,太宗既是架好了梯子,那赵文振也自不吝向太宗好生进言上一番。

  “大胆,你这是在教朕做事么,嗯?”

  太宗很有些理想主义者的倾向,一直对分封制这等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的所谓西周良策很是推崇,更曾于贞观十一年下诏要分封长孙无忌等人,这事儿闹到了现在,君与臣都还在顶牛着呢,而今一听赵文振也公然表示反对分封制,心火没来由地便大起了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