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四十三章朕也有个要求





  紫薇殿的正堂上,一名中年贵妇正自优雅地用着晚膳,她正是当今的后宫之主长孙皇后,其身旁,年方五岁的皇九子李治乖巧地捧着个小碗,努力地跟筷子搏斗着,可搅乎了半天,都没能真正吃上几口,即便如此,长孙皇后也自不为所动,就这么任由刚学会用筷子的小李治自个儿折腾个不休。

  “娘娘。”

  就在母子俩安安静静地用着膳之际,却听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响起中。内侍监徐恩已从殿外行了进来。

  “嗯,陛下翻了那一殿的牌子?”

  见得来者是徐恩,长孙皇后立马便搁下了手中的筷子,不动声色地发问了一句道。

  “回娘娘的话。陛下今晚并未翻牌子,此时正在两仪殿书房中,与今科状元赵彦秉烛夜谈。”

  这一听长孙皇后有问,徐恩自是不敢有丝毫的迁延,紧着便给出了个说明。

  “赵彦?可是写了《玉箫情缘》的那位么?”

  徐恩此言一出,长孙皇后的眉头当即便是微微一扬。

  “是。”

  赵文振近来名声极大,不过却是毁誉参半,在不清楚长孙皇后对其观感如何的情况下。徐恩又哪敢胡乱置评,此时此刻,也就只能是简洁地应了一声了事。

  “本宫知道了,你且去忙罢。”

  长孙皇后沉吟了片刻之后,最终还是没什么特别的交待,也就只随口吩咐了一句而已。

  “诺。”

  这一听长孙皇后对赵文振留于宫中一事竟是毫无交待,徐恩心中难免有些个惊疑不定,但却并不敢多问,于恭谨地应诺之余,就此便匆匆退出了大殿……

  相较于如今还是草创阶段的科举而论,自宋以后的科举无疑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,要想在短时间里说透,显然不是件容易之事,更别说中间还得为太宗解释各项政策的意义之所在,那无疑就更烦难了许多,这不,近两个时辰的交谈下来,竟还有着不少细节处有待探讨。

  “陛下,宫中落锁时辰将至,您看这……”

  翁婿俩倒是谈得个热洽无比,可徐恩却是真稳不住神了,没旁的,只因戌时末牌将至,皇城已到了落锁时分。照规矩,似赵文振这等外臣是断然不能留在内禁的。

  “那又何妨,赵卿不是外人,无须守那些繁文缛节。”

  太宗这会儿正值欲罢不能之时,又哪管啥宫规不宫规的。

  “陛下,您龙体要紧,微臣断不敢有违朝廷律制,还请陛下容微臣暂退。”

  太宗可以不在意宫规,可赵文振却又哪敢真再多迁延,没旁的,一旦被参,便是太宗只怕也保不得他。

  “也罢。卿社稷才也,朕当不吝重用,且先就职给事中(正五品上)好了,过些时日,朕自会再有超拔。”

  这一见赵文振坚持要告退,太宗自是不好勉强,这便先行给出了个承诺。

  “陛下如此厚爱,微臣感激不尽,然,微臣于科举前确曾接到了兵部开出的调函,今若是弃武从文,恐伤物议。故,微臣希望能于吐谷浑一战后再调文职,还请陛下恩准。”

  按《武德律》,从五品下以上的官员就是朝臣了,而给事中却是正五品上,于赵文振目下的官阶而论,无疑算是超拔了的,然则赵文振却并不打算急着接受。当然了,并不完全是他所宣称的那个原因,真正的原因是他还指望着通过灭吐谷浑一战捞些军功,也好把自己的爵位往上提上一提。

  “就依爱卿也罢。”

  太宗对赵文振的顾忌其实并不甚以为然,只是念及对吐谷浑之战已是一触即发,以大唐之强盛,此战必胜无疑,也不会拖延太长的时间,给赵文振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也自无不可之说。

  “微臣谢陛下隆恩。”

  这一听太宗准了自己之所请,赵文振紧绷着的心弦立马便是一松。

  “爱卿的要求,朕准了,但。朕也有个要求,这么说罢,离大朝之日还有三天,朕准卿在家准备。务必将科举折子拟写好,另,若得闲,莫忘了续上《玉箫情缘》一书。朕还等着看呢。”

  太宗先是一本正经地交待了一番,可到了末了,话锋却是突然一转,竟是就此催更了起来。

  “……”

  赵文振万万没想到自己的信手之作居然都传到了太宗这儿,一时间还真就傻了眼了。

  “哈哈……”

  赵文振这等尴尬的样子一现,太宗顿时便被逗得个哈哈大笑不已……

  圣旨下得很快,次日一早,赵文振方才刚从借宿的客栈策马赶回自家府上没多久,内侍监徐恩就领着两名小宦官前来传旨了——赵文振再度被调回左武侯卫出任郎将(正五品上)一职,并加明威将军(从四品下)的虚衔;普安公主李婉秋下嫁赵文振,婚期定于明春三月二十八日,工部将在近日内于下马陵打造公主府一座,以为完婚之用;另,太宗又赏赐了些金银绸缎等物以及《兰亭集序》的字帖一本。

  其它的旨意也就罢了,基本上都在赵文振的预料之中,可那本字帖么。就真令赵文振不免有些尴尬了,没法子,他那笔字是真拿不出手来着,尽管不算特别差,可跟他的文才一比,那真就有些个上不得台面了。

  咋办?凉拌呗,左右练字又不是一天两天便能有所提高的,更别说赵文振在书法方面确实没啥天赋可言。在拿到那本字帖时,他除了苦笑之外,也真是不知该作何反应了的。

  “文振,文振。”

  既是奉旨在家闭关,那赵文振自然是索性来个闭门谢客,在花了半天时间将科举一事的折子拟定了之后,赵文振便即专心撰写起了《玉箫情缘》的后文,打算凑满百回完本了事,却不曾想他才刚写到了第五十回,书房外头便响起了程处弼那炸雷一般的破锣嗓子,得,被这货一嚷嚷,当真就啥思绪全无了去了。

  “玄峰,你这又是咋地了?”

  这才刚搁下了笔,入目便见程处弼满脸兴奋之色地闯了进来,赵文振不由地便是一愣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