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二百零一章 精神

第二百零一章 精神

刘先生忙道:“东家,你说慢点,我记一下。”我道:“这些可以作成标语,贴在学院里。”

刘仲勋看着刘先生记着这些标语,她怎么有这么多精炼的语言,却包容着做人做事的准则,让很容易记着,比三字经、弟子规还简单,更口语化。

关于招生的宣传工作,大家也一起出谋划策。你一言我一语了说了什么建议,最后,刘仲勋道:“清枫,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没有?”

我想想道:“我们拥有办学的机会,这只是开始,在未来的路上,不见得是一帆风顺,必定是坎坎坷坷,能不能历经沧桑终成名校,我们要把办学的教育宗旨,人文精神,学院的特色考虑进去,给学院想一句校训,要言简意赅,深含民族精神,让人读到就发人深醒,看到就催人奋进。让它成为东山学院办学的宗旨。未来指引我们的师生前进,不管是在院读书时,还是未来的生活中,能激励他们一生,一个国家需要的人才是多种多样的,我希望我们的学子不管未来在哪一个领域,都能成就自己的精彩生活。我见过一本书上有这样的记载,一个学院以‘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;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。取其中的自强不息,厚德载物为校训,激烈一代又一代的人奋发图强。成为享誉华夏的名校。”

这是我想到清华的校训。因为前世父亲是清华出来的人。这句华训左右了爸爸一生。我从小,爸爸也用这句话来勉励我,我虽没有上清华,却也受益一生。

刘先生听完以后。激动的站起来道:“这个建议好,这是一个学院文化的一部分,学院有的,不应该只是表面的房屋教舍,有的还是看不见的师资,最重要的是精神。这是一个学院的脊梁,如人的精神和骨气,名节一样支撑一个人能走多远,能吸引什么样的人成朋友。”

刘先生说得很激动,有些语无伦次。但是大家都明白他的意思。之前大家都是在处理办学堂的一些眼前的事,现在考虑的都是些深远的东西。我转头对刘仲勋道:“三爷,这个你要多考虑,我们既然已经办了,就要让东山学院受益于大顺人民。”

刘仲勋道:“大家共同想想。”刘先生很兴奋,在屋里走来去,不停的念叨着:“之前我只道教授些知识。师者,传道,授业,解惑。现在我明白,学院,更是思想的传播。他的意义深远。”

大家被他这样一说,都感受到学院的神圣,我道:“我们是有文化有文明的伟大国家。太多先贤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,我们从中去吸取滋养我们的养分,把我们的学院办好,学院是教化人心的地方,我们有责任和使命。让我们的学子博学,慎思,明辩,笃行。”

刘种勋道:“我们今天能想得这到深远。东山学院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,大顺人民定会受益。用这样的精神去办学,去做人。都是成功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