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789章 近水楼台先得月(2 / 2)

随即,济尔哈朗又脸色一变,想到了什么,谨慎的问道:“太后,先皇的遗诏,不会就是让肃亲王继位吧!”

济尔哈朗知道,如果真是那样的话,这事情就麻烦大了。

如果皇太极的遗诏,是让豪格继位,那一旦颁布出去,还有谁敢不同意,豪格那时候就更有底气了。

可要是让豪格继位了,多尔衮必然不会回来,因为回来就是死啊!

那时候,恐怕大清真的就要分裂了。

那将是一个死局。

所以,这个时候济尔哈朗死死盯着哲哲,等待她的回答。

“不是。”

随即哲哲开口,说道。

听到哲哲这么说,济尔哈朗长舒了一口气,擦了擦锃亮脑门上的汗珠。

“那太后,先皇留下的遗诏上,到底是让那位皇子继承大统啊!”

“你等着,哀家去把遗诏拿来,你自己看就知道了。”

“是,老臣在这里等太后。”

接着,哲哲便被宫女扶着走到后殿。

“姑姑。”

等到哲哲走到后殿时,大玉儿便走出来,行礼问候道。

“济尔哈朗的话,你都听见了。”哲哲脸上露出笑容,对大玉儿说道。

“是,姑姑,我全都听到了。”

“这次咱们还得谢谢多尔衮,要不是他来这么一出。此时豪格恐怕已经登临皇位了。

如此一来,哀家手里先皇留下的那道遗诏,也就没什么用。

可现在,济尔哈朗和代善,以及两黄旗旗主,都同意向多尔衮妥协,让多尔衮和豪格谁也不要继承皇位。

新皇要从先皇的其他子嗣中来选,如此一来的话,咱们的福临,就有机会了。”

大玉儿听到哲哲的话后,顿时抬起头,惊讶的望着她,声音颤抖的问道:“姑姑,这真的可以吗?”

“当然可以。”

“你跟我来。”

哲哲带着大玉儿走到她的寝塌前,从枕头下取出一份布帛,打开。

“姑姑,这是……先皇的遗诏。”

大玉儿看后,惊呼道。

“只是,这遗诏上面,为何没有写让谁继承皇位呢?”

但随即,大玉儿就惊奇的发现,这份遗诏上,竟然没写让谁继承皇位,名字那里是空白的。

“哎,先皇临终之前,已经猜到他归天后,豪格和多尔衮多半会争夺皇位,所以先皇不知道该不该让豪格继承皇位。

所以,先皇让哀家亲自起草这份诏书,放在哀家这里,但却估计没写让谁继承皇位。

先皇告诉哀家,不许多尔衮继承皇位,除此之外,先皇的任何一名子嗣,都可以继承皇位。

之前,豪格返回盛京,掌控了盛京的局势,获得了礼亲王和两黄旗旗主的支持。

那时候,哀家以为已经没人能阻止豪格继位了,手里这份遗诏,也就没什么用处了。

可是现在,多尔衮带兵入草原,逼得礼亲王和两黄旗旗主们妥协,不再支持豪格继位。

你说,要是这个时候,哀家拿出这份遗诏,上面要是写得让福临继承大统,不正好非常和时宜嘛!

不但可以解决豪格和多尔衮之间的皇位争夺,也能避免我大清分裂,还能让我们的福临继承大统,简直完美。”

哲哲笑眯眯的说道,心里已经在感谢多尔衮了。

要问,为什么哲哲要立大玉儿的儿子福临继承皇位,谁让哲哲是大玉儿的姑姑呢,皇太极的其他儿子,和哲哲可没这层关系。

随后,哲哲拿起笔来,亲自在那份遗诏空白出,写上了大玉儿儿子福临的名字。

一旁的大玉儿看到这一幕,激动的浑身乱颤。

“你在这里待着,哀家去将这份诏书交给济尔哈朗,剩下的事情,就交给济尔哈朗和礼亲王他们去做好了。

哀家相信,这份诏书一出,足以解决我大清现有的麻烦。

而且,福临现在还小,不足以主持朝政,咱们两个妇人,也不宜干涉朝政。

到时候,让济尔哈朗他们选出几个辅助大臣,辅助福临处理朝政,直到福临成年为止。”

不得不承认,哲哲确实是一位有大智慧的太后,此时多尔衮和豪格之间的争斗,直接便宜了她和大玉儿。

“济尔哈朗,这是先皇遗诏,你拿去找礼亲王,然后昭告天下吧!

接下来的事情,就不用哀家教你怎么做了吧。”

哲哲重新走出来,将那份遗诏交给济尔哈朗,对其说道。

济尔哈朗打开遗诏,顿时眼睛瞪大了。

他没想到,遗诏上写得竟然是皇九子福临的名字,这让济尔哈朗心里不由得多想。

要知道,福临此时还不到五岁,在福临上面可是还有好几个哥哥呢。

不过,济尔哈朗再三确认遗诏,发现那份遗诏是真的,盖着皇太极的玉玺。

“只要不是豪格,不管遗诏上写得是让先皇那位皇子继位,我大清这处灾难都足以解决。”

但随即,济尔哈朗在心里也这样想到,既然遗诏写得就是福临,也没什么,和其他皇子继位,没什么差别。

于是,济尔哈朗便拿着这份遗诏去找了礼亲王,第二日便召集那些鞑子王公大臣,宣读了遗诏。

尽管这份遗诏宣读之后,很多鞑子王公大臣心里,和济尔哈朗一样有怀疑。

但诏书是真的,而且此时这份诏书有来的如此及时,福临继承又能名正言顺的解决豪格和多尔衮争夺皇位的问题。

如此一来,那些鞑子王宫大臣们,只要不是傻缺,就不会提出质疑和反对。

“本王不相信。”也就豪格大声喊道。

但随即,诏书送到他手上,看着上面盖着的玉玺,他不想承认也得承认了。

于是乎,福临就这样成了大清的新皇帝,多尔衮的要挟算是成功了,最失望的就算是豪格了,空欢喜一场。

崇祯十六年初,济尔哈朗亲自上草原,面见多尔衮,也宣读了皇太极的遗诏,随即多尔衮率军返回盛京。

虽然过程发生了改变,但结果却没变,豪格和多尔衮都没能坐上皇位,最后还是便宜了福临那个小孩。

谁让人家有个当了太后的姑姑呢,近水楼台先得月,或者也叫肥水不流外人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