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435章 同一路人,宁锦告急(2 / 2)

因为,这事关他能否攻下洛阳,关乎之后他手下流寇大军能否继续壮大,关乎他的未来。

“五日后,嵩县南面卧牛岭,双方只许带不超过十人的侍卫,卧牛岭方圆十里内,不得出现双方大军的踪迹。

我家将军这次是真心想与闯王谈合作,想必闯王也是聪明人,不会做出鲁莽的行为。”

冷锋开口说道,最后不忘警告李自成一下,担心李自成设计伏击李子霄。

“哼,本王可没李子霄卑鄙,本王只要答应了,就会守约的。”李自成冷哼说道。

其实,这个时候李自成还真不太会伏击李子霄,如果冷锋所说的,李子霄要和他合作的事情是真的。

那么这件事,对于李自成来说,短期来说绝对是利大于弊,他配合还来不及,怎么可能这个时候伏击李子霄。

李自成还是颇有谋略的,分得清轻重缓急,也足够能忍耐,不会因为对李子霄的仇恨,而乱了方寸。

而且,李子霄所选的嵩县卧牛岭,也是精挑细选的见面地点。

一方面,几个月前,李自成就在嵩县一带驻扎过,对那里比较熟悉,容易打消李自成的顾虑。

另外一方面,卧牛岭一带,地形较为平坦,如果有大股人马出现,很容易就能被发现。

这样的地点,比较适合两人的会面,毕竟不怕一万,就怕万一,他们双方的属下也不会同意两人冒险的。

“嵩县的卧牛岭吗?你们觉得呢?”

李自成低吟一声,然后看向牛金星和李过等人,毕竟李自成就算之前在嵩县驻扎过,他也对周围地形不太熟悉。

谁让他是首领呢,不可能对这些小事都了解,只能询问下属了。

“闯王,卧牛岭一带地势平坦,无险可守,也不适合伏击,倒是是个见面的合适地点。”李过点点头,说道。

听完李过的话后,李自成心里有了底,对冷锋说道:“你回去向李子霄复命的,就说本王答应了,五日后,卧牛岭见。”

“闯王爽快,那在下就告退了,到时候我家将军会在见面时,送给闯王一份见面礼的。”

说完,冷锋就离开了李自成的军营,李自成也没为难他。

等冷锋刚刚离开李自成的军营,骑马前往几里外的一处山坳,那里正有一支十余人的精锐人马等着他。

“局司大人。”冷锋见到张富贵,恭敬的喊道。

“冷锋,怎么样?”

“启禀大人,幸不辱命,李自成答应了。”

“好,冷锋,你这次立下了大功,回去后,我会向将军为你请功的。”张富贵兴奋的说道。

“多谢局司大人。”

“走吧,回去通知将军。”

随后,张富贵带着一众人离去。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而这个时候,李子霄在汝州城,又收到了卢象升传来的调令,命令他近期内,必须率领驻扎汝州的白龙军,北上洛阳。

这一次,李子霄当然不会拒绝了,接下来调令,告诉卢象升,等他安排好汝州防务后,尽快就会北上洛阳。

得到李子霄的回复后,卢象升总算是满意了,没再继续发来调令。

“哎,看样子朝廷是真的拿不出军队,防守洛阳了,要不然卢象升也不会如此迫切希望我带兵北上。”

李子霄放下卢象升的手书,叹息一声,对着周围手下众将说道。

“这个时候,鞑子在关外蠢蠢欲动,正在打宁锦的主意。

圣上正在调集国内所有的精兵,准备开赴到关外,由蓟辽总督洪承畴统帅,准备和鞑子进行会战。

这个时候,朝廷根本不可能再调拨的出兵力,赶赴洛阳,防守洛阳也就只能依靠洛阳的守军,以及卢大人手里那点兵力了。

可这根本不够,洛阳那些守军早已不堪重用,只依靠卢大人手里那点兵力,估计守不住洛阳。

所以这个时候,卢大人才会如此着急的,命令我们北上洛阳。”戚威随后分析道。

李子霄虽然身在大明,但对于关外和朝廷的动静,却一直比较留意,不惜花费重金,让张富贵在关内关外和朝廷构建情报网。

现在三年多过去了,张富贵的情报局,已经将触手伸到了关外,更是遍布京城,对于关外鞑子的情况,他也能及时得知。

而个李子霄记忆中的时间差不多,根据情报局的回报。

在崇祯十三年三月,皇太极就派济尔哈朗、多铎二人率军,在义州筑城屯田,再次准备对明军发动攻势。

义州处于广宁与锦州之间的大凌河畔,地势开阔,土地肥沃,在此筑城屯田,实际上是鞑子建立了攻锦的前哨阵地。

同时,鞑子大军一旦开始围攻锦州,这里也马上能成为一个绝佳的,后勤补给基地。

鞑子屯田义州的举动,很清楚的暴露了,皇太极当下阶段新的战略意图,那就是围攻锦州。

现在驻守锦州城的,是大明挂前锋将军印的锦州总兵祖大寿,也是辽西第一将门,祖家的当家人。

祖大寿曾经向鞑子投降过一次,后来借机回到锦州,立即又开始跟鞑子敌对作战,但祖家有不少人已经投降鞑子,为鞑子效力。

皇太极即位以来,虽多次侵扰关内,但都因没有拿下山海关和锦州,而行动不便,只能劫掠一番。

可以说,鞑子要想真正入主中原,就必须攻克明朝的关宁锦防线,首当其冲的,就是锦州。

要不然,就算鞑子像上次那样绕道蒙古,突入到关内,他们也只能在大明国土上烧杀抢掠一番,返回退回关外。

只要山海关和锦州在明朝手里,他们永远无法入住中原,这是一道鞑子想绕都绕不过去的坎。

为此,皇太极下决心要攻克山海关和锦州,打通去往关内的交通要道,为灭亡明朝、夺取北京创造条件。

崇祯十三年,清皇太极吸取过去强攻宁远、锦州受挫的教训,制定了长围久困、迫其出降的作战计划。

派兵先攻占锦州外围据点,后又在四面扎营,断绝其外援。

面对鞑子的义州驻军屯田,祖大寿不停的向蓟辽总督洪承畴请援,说鞑子屯驻义州,意在宁锦。

而宁锦若是不保,则松、杏、锦三城势已岌岌,朝不逾夕矣。